九龍柔道會 Kowloon Judo Club

柔道歷史         香港柔道歷史
柔道歷史

   柔道祖師嘉納治五郎 

 柔道發源於日本,是日本的國粹。在眾多奧運項目中,它是唯一源於亞洲的。柔道現在已普及到全世界,學習者數以千萬計。
柔道是「日本講道館柔道」的簡稱,是由古代的柔術演變過來的。嚴格來說,柔道只是一種體育運動,並不屬於武術。據日本歷史記載,約在公元七二零年,日本流行一種類似相撲的角力賽稱為「體術」。
後來由於日本深受中國哲學思想的影響,日本人便根據「易經」中「以柔制剛」的學說,將「體術」改稱為「柔術」。
一、 柔術的起落
柔術興起的原因有四個:
(一) 平民自衛:古時日本人十分重視階級觀念,只有
   貴族可以隨身帶武器,所以一般不准帶劍的百姓 
   就要學習柔術 核自衛。
(二) 武士防身:初時古代日本武士可以隨身帶一柄長
   劍和一柄短劍後來他們只准帶短劍,而當謁見長 
   官的時候,更要御下所有武 器。所以他們要學習 
   術防身。
(三) 士兵作戰:在戰場上,士兵可以用弓箭攻擊遠處
   的敵人,但對付近身的敵人,就只得使用刀劍之 
   類的武器或徒手搏擊。  
(四) 獄吏制犯:古時日本的獄卒既要制服犯人,又不
   能使他們受傷,所以柔術便成了他們必上的一課
這些原因促使柔術得以蓬勃發展。在慫川幕府中葉時期,柔術的發展更達致巔峰。
但是川幕府到了一八七一年,逐漸衰落,王權大張,柔術亦開始盛極而衰。在明治維新期間,歐美文化的沖擊使日本人拼棄傳統的觀念,而在文化、科學和體育運動各方面都全力追隨歐美各國。那時日本人視柔術為一種古老而不合潮流的武術,應給淘汰。可憐那些柔術高手為了生活,要淪落街頭賣藝,將崇高的武術平白的糟塌了。
直到明治十五年(一八八六年),嘉納治五郎綜合了各流柔術的精華,把柔術改良為一種新興的運動--「柔道」。
一八六零年,柔道祖師嘉納治五郎生於日本神戶奈特。他的父親出身於名門生源寺家族,而母親則是當地釀酒業鉅子之後。少年嘉納的身體較一般人為虛弱,經常受到同學和朋友的欺負,於是仍便學習柔術來強身健體。當時德川幕府時代剛結束,明治維新剛開始,西洋文明陸續傳入,武藝日趨沒落,變為一文不值的劣技。
一八七一年,嘉納治五郎跟隨父母移居東京。在父母的影響下,他自少就立志長大後要為國人做事,他的座右銘正是「為人謀益,為世界謀和平」。他在一八七七年入東京帝國大學研究哲學,畢業後便從事教育工作。一八八六年,他獲擢升為第五級高等學校校長,後來累升為第一級高等學校校長,一八九四年更獲委任為東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。他從事教育工作共二十六年。
 嘉納於東京帝國大學唸書時,曾經跟從武術宗師福田八學習「天神真陽流」柔術﹔當福田死後,他又跟從同派的磯正智深造﹔磯正死後,他就跟從飯久保恆學「起倒流」柔術。
嘉納經深思、苦練和精心鑽研後,已盡得所學柔術中的精要。但他並不就此滿足,進而研習其他流派的柔術。最終他不但集合了各流派柔術的特點,捨短取長,並且加上自己的創意,配合新時代的技術與理論,而作了科學化的改革,以勝負、體育、修心為目的,把「柔術」改良為一種合乎體育宗旨的運動--「柔道」。
一九五一年七月,歐洲柔道聯盟大會中有人建議成立「國際柔道聯盟」(INTERNATIONAL JUDO FEDERATION,IJF)。一九五二年,國際柔道聯盟成功在瑞士召開身一屆成立會議,委任嘉納履正任首屆會長,當時共有十三個會員國,全部都是歐洲國家。不久,會員國數目已增加至十九個。最初國際柔道聯盟的總部設在日本東京。一九六五年,英國人查爾斯.派瑪(CHARLESPALMER)獲選為會長,於是總部就遷往倫敦和巴黎。一九七九年,松前松重義博士(DR.SHIGEYOSHI MATSUMAE)獲選為會長,總部又再設在東京。目前聯盟已有一百五十多個會員國,而每年仍有新國家加入。
1882年-講道館   

 返回柔道知識